大象园区的视频_伊园甸2023直达入口官网_点击自动跳转进入

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聚焦“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核领域代表、委员建言献策

2025-03-09 11:36     来源:中国环境APP      核聚变 中国环流三号 核技术
近日从中核集团两会代表委员记者见面会上了解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成为核领域代表、委员频频提及的关键词。

“核工业作为高科技战略产业,既是世界科技前沿与战略制高点,也是战略性、基础性、前沿性、颠覆性科技创新的主战场。”全国政协委员,中核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辛锋表示。

在这个人工智能爆发增长的时代,如何让核工业与科技共舞?在中国“人造太阳”创造“亿度千秒”世界纪录的背后,我们距离用上核聚变发出的电还有多远?

两会代表、委员纷纷将目光聚焦于科技创新方面的热点议题,为推动我国核事业高质量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打磨基础研究“金刚钻”

我国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四代核电高温气冷堆首堆、多用途模块化小堆“玲龙一号”首堆、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

图为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中核集团供图

一大批有影响力的国之重器,正逐渐成为推动科技创新、突破关键技术核心的利器。

全国政协委员,中核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辛锋表示:“加大核科技研发投入力度,对全面建设科技强国、提升核领域国际竞争力意义重大。”

在核工业科技创新的漫漫长路上,基础研究犹如灯塔,赋予前路光明。

“基础研究是科技自立自强的基石,主要从底层和源头解决关键技术问题。”辛锋向记者强调了基础研究在当下的重要性。

欲揽“瓷器活”,得有“金刚钻”。那么,如何打磨好基础研究这颗“金刚钻”?

对此,辛锋给出答案:“一方面,急需加大对基础性、前沿性理论研究的投入,鼓励科研人员勇闯未知领域;另一方面,需要积极促进原创技术的转化应用,提升核工业基础研究能力,为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辛锋呼吁,加大核工业基础研究投入,全力打造先进核能原创技术策源地,为核领域科技创新提供高质量投入保障,激发科研院所创新活力和积极性。

推进核工业数据中心建设

在人工智能扑面而来的当下,“全力以赴去拥抱”是核工业应对新浪潮的态度。

近日,中广核集团、中国核电、华能集团等多家涉核企业相继宣布,已完成DeepSeek大模型私有化部署,全面接入企业自有的AI大模型,为核能行业提供更多智能化解决方案。

核工业与数字化技术的和谐共舞已非新鲜事,但在我国核能领域产业链上下游以数据中心为基础推进数字化转型的当下,仍有困境需要突破。

“当前,核领域仍缺乏覆盖全产业链的行业性数据中心平台,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核工业数字化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全国政协委员,中核集团副总工程师,中核工程党委书记、董事长徐鹏飞表示。

“推进核工业数据中心建设”是徐鹏飞关注的重点方向。他表示:“数据中心的建设,将促进数据要素的高效流通与利用,从而有效降低整个产业链的协同成本,形成核工业产业链数据资产,赋能研发设计、采购、建安、调试、运维等全生命周期提质增效。”

“希望国家统筹核工业数字化转型,构建以数据和软件为中心的核工业数据中心及数字发展生态;加强自主可控能力的建设,推动构建核工业数据内部开放共享与高效利用的机制;加强人工智能专项支持,赋能核工业产业发展。”徐鹏飞表示。

核聚变有望在2050年前后商业化发电

在我国核能发展过程中,“热堆—快堆—聚变堆”核能三步走战略是长期坚持的方向。“聚变堆”作为核能三步走战略的最后一步,寄托着人类迈向能源自由的美好愿景。

1月20日,中国“人造太阳”再创世界纪录。位于安徽省合肥市的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首次实现一亿摄氏度1066秒稳态长脉冲高约束模式等离子体运行。

“人造太阳”向世界敞开大门。据介绍,在国际合作与开放平台建设方面,新一代人造太阳作为ITER“卫星装置”面向全球开放,吸引17家国际科研机构参与联合实验,提升我国在聚变技术领域的国际话语权。

万物生长靠太阳,童谣里唱的“种太阳”,正在全人类的努力下从愿景走向现实。距离我们用上核聚变技术“人造太阳”发的电,还有多久?

全国政协委员、中核集团聚变领域首席科学家段旭如在见面会上给出答案:“按照我国核能发展战略,其应用预计在本世纪中叶(约2050年前后)实现,预计2045年左右进入示范阶段,有望在2050年前后商业化发电。”

段旭如进一步表示:“‘中国环流三号’仍处于实验研究阶段,目标是验证聚变堆物理与工程相关技术的可行性,核心任务是实现‘聚变点火’,还不是直接发电。后续,还需突破稳态运行、材料与工程、经济性等瓶颈。尽管挑战重重,但‘中国环流三号’的技术突破,已为可控核聚变能源开发奠定坚实基础。”



推荐阅读

韩国水电核电公司退出荷兰博瑟勒核电站反应堆技术选择过程

近日,韩国水电核电公司(KHNP)宣布退出荷兰博瑟勒核电站两座新反应堆的技术选择过程。此前,该公司已退出了瑞典和斯洛文尼亚类似的反应堆选择程序。2021年12月,荷兰新联合政府将核能置于其气候和能源政策的核心位置。根据初步计划,两个新项目将于2035年左右完工,每个项目的装机容量为1000-1650兆瓦,预计两座反应堆将在2035年为荷兰提供9-13%的电力。2022年12月,荷兰内阁宣布博尔斯勒是建造新反应堆的最合适地点。2023年12月,KHNP获得了一份合... 2025-03-21

韩国电力KPS与大宇建设联手进军小型模块化反应堆市场

韩国电力KPS社长金弘渊(左)和大宇建设社长金普贤在小型核电机组和核电站退役等核工业相互合作协议签字仪式上拍摄纪念照。3月13日,韩国电力公社旗下的专业维护机构韩国电力KPS与大宇建设签署了一份关于小型模块化反应堆(SMR)领域的合作谅解备忘录(MOU),标志着两家公司将全面进军SMR市场,并建立从设计建造到维护运营(O&M)全周期的合作体系。此次合作被视为韩国国内SMR技术开发与投资以及未来进军全球市场的战略伙伴关系,备受业界关注。韩... 2025-03-14

向智向绿向未来——中核集团大力推进核能技术革命纪实

在巴基斯坦卡拉奇市天堂角,我国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首个海外工程全面建成投产;在有着东方夏威夷美誉的山东荣成石岛湾,我国自主四代核电实现从试验堆向商业堆的跨越,目前运营良好;在椰林婆娑的海南昌江,全球首个陆上商用模块化小堆玲龙一号安装工作进入高峰期,预计2026年建成投运……中核集团2024年基础研究投入占研发投入比例超过15%,保障了基础性、前沿性、颠覆性技术研发。在近日中核集团举行的全国两会代表委员记者见面会上,全国政协... 2025-03-14

基于BPNN的EAST托卡马克偏振干涉仪密度反演取得新进展

近日,等离子体物理与聚变工程系硕士生谢小苹同学(指导教师:丁卫星教授、兰婷副研究员)等人将反 向传播神经网络(BPNN)应用于EAST托卡马克偏振干涉仪(POINT)系统的密度反演问题,该研究成果以Neural-network based electron density profile inversion for interferometer on EAST tokamak为题,发表在期刊《Plasma Physics and Controlled Fusion》上。摘要:该论文基于反向传播神经网络建立 2025-03-13

上海市辐射环境安全技术中心与复旦大学核科学与技术系签署联合培养核技术专业人才协议书

2024年3月10日下午,上海市辐射环境安全技术中心党总支书记、主任朱毅,总工程师戈立新等一行来我单位开展党建共建,调研交流核技术专业人才培养和核安全技术合作创新等,并进行了《联合培养核技术专业人才协议书》签约仪式。复旦大学现代物理研究所(核科学与技术系)党委书记赵强、副书记陆广成热情接待了来访嘉宾。上海市辐射环境安全技术中心办公室副主任任洁、电离辐射监测科副科长张磊、团支部书记李晓凤,核科学与技术系姚科教授、张有... 2025-03-13

国际招标
阅读排行榜
志丹县| 花莲市| 盐津县| 长子县| 赤峰市| 吉首市| 东丰县| 淄博市| 若尔盖县| 博客|